文章
美食菜譜
生活常識
健康養生
熱點新聞
體育競技
奇聞趣事
科技遊戲
創業職場
    
美食菜譜
生活常識
健康養生
熱點新聞
體育競技
奇聞趣事
科技遊戲
創業職場
    
不管炒什麼肉,都別直接下鍋,教你正確做法,肉嫩不柴也不腥
2020/11/04

天冷了,很多人吃肉的次數自然就多了起來,炒個肉絲或肉片什麼的,也是很普通的事情,但有的時候炒出來的肉絲總是感覺又幹又硬,甚至於嚼不爛的情況都有發生。尤其歲數大一點的老年人,牙口跟不上,就更難應對這些肉了。為什麼到飯店裡吃的肉類菜肴總是那麼鮮嫩呢?有什麼烹調秘笈嗎?

今天就分享廚師在處理肉類菜肴所用的手法,不管炒什麼肉類,想要鮮嫩就別直接下鍋, 記住以下四招,跟大廚學炒肉嫩滑的方法。

第一招:醃制

通常中餐廚師烹飪的肉類菜肴要經過醃制這道工序,如魚香肉絲、宮保雞丁、水煮肉片、蠔油牛肉、蔥爆羊肉等都要經過煨制底味的方式來處理主料,為什麼要醃制一下再操作呢?

肉類菜肴在烹飪前,進行醃制處理是廚師常用的技法之一,而醃制後的肉類吃起來口味更濃厚,比單純不醃制的肉直接炒出來更有口感。無論是放鹽還是蠔油或者醬油之類的鹹味調料,都是事先在食材內部形成一定的底味,這樣可以保證在炒制時可以達到裡外一致的效果。

如果不進行醃制,採用後放調料的方式倒不是不可以,而是調料味只附著在肉類的表面,往往進不到肉類的裡面,當你吃到裡面會越嚼越淡,因為短時間的烹炒,是不能夠把鹹味完全滲透到食材內部組織裡。

如果你採用不醃制的方式,而是後期炒菜時多放鹽或其它鹹味調料,就會出現外面很鹹,而肉裡面卻較難有滋味,這樣就會形成一種入口過鹹的情形,達不到菜肴該有的風味。如果採用長時間烹炒的方法來製作,就會使肉類大量脫水造成幹硬的情況,所以提前醃制底味是比較好的一種處理手法。

這也是為什麼炒肉類菜短時間比較難進去鹽味,而燉菜卻可以,因為加熱的時間長,調料滲透的時間足夠長,而炒制的菜肴往往烹製時間僅僅幾分鐘甚至數十秒,尤其要求肉類嫩滑的口感的色澤時,就需要用鹽、胡椒粉、蠔油、生抽、鮮醬油等醃制入味的方式,先讓肉類的組織進去一部分滋味,這樣在快速烹調的時候,就可以達到內外鹹淡味一致的效果了。

魚、肉、禽、畜、蛋、菌類、蔬菜等烹飪原料,都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核苷酸、琥珀酸、肌苷酸等呈鮮味的某些氨基酸,但這些氨基酸自身的鮮味並不明顯,只有與鈉離子結合形成鈉鹽,才能呈現出明顯的鮮味來。

如肉絲在醃制時加入少量的水分後,還要再加少量鹽,經過攪打,使組織蛋白松化,進去大量的空氣,由於鹽溶液的作用,又使肉絲吃足了水分,這是因為低濃度的鹽能提高蛋白質的水化能力,使肉絲中的自由水減少,而與蛋白質牢牢地結合起來,增加了水化層的厚度,從而使其粘稠。這也是通過下一步的上漿工序來封住肉絲水分的過程。

醃制的方法主要利用食鹽的滲透壓,使鹽分進入肉的組織中,肉內的水分則向外滲透,使肉組織部分脫水,同時由於醃肉產生的滲透壓,制止了有害微生物的生長繁殖,從而達到防腐的目的。

這也是長時間醃制臘味製品的原理,我們今天只聊炒菜中所用肉類的醃制方法。

醃制可以突出鮮味作用,肉製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、脂肪等具有鮮味的成分,常常要在一定濃度的鹹味下,才能充分表現出來。

醃制的方法還有一個作用,就是嫩化處理,即加入小蘇打、木瓜蛋白酶、食用堿、食粉(允許使用的食品添加劑)等,破壞組織結構使肉類纖維嫩滑,食用堿醃制的肉會使肉的纖維被軟化,纖維間的黏液被融化,肉會變得更加鬆軟。所以 肉類醃制的作用總結起來,就是殺菌、提鮮、入味、嫩化。

醃制肉類時經常用到的調料有,料酒、鹽、味精、雞精、胡椒粉、生抽、鮮醬油、蠔油、香油、小蘇打等,料酒和胡椒粉可以去異增香,鹽、蠔油、醬油調料增加鹹味,老抽增加色澤,味精和雞精起到提鮮的作用,香油會使肉類更潤滑,香味更濃郁。

小蘇打可嫩化肉類,吃起來比較滑嫩多汁。

第二招:上漿

上漿是廚師處理肉類食材的一種技法,通常要先經過醃制底味之後再進行封上一層「保護膜」處理,這層保護膜就是蛋清、澱粉、油脂等。

上漿就是用雞蛋清、澱粉、清水作用於肉絲肉片上,經過攪打拌勻,在肉的表面形成一層類似於漿的膜,經過高溫之後,這層漿膜會糊化形成一層薄薄的保護層。

也就是蛋清高溫後的蛋白質凝固和澱粉糊化,使肉類得以較少水分稀釋,使高溫變成恒定的溫度,讓肉類緩慢地浸熟,這樣既減少肉的水分流失,鎖住食材內部的水分,又能使肉類成熟一致,使肉類食材更加鮮嫩爽滑、細膩多汁,這個就是上漿起到的作用。

上漿的手法常用於豬肉、雞肉、牛肉、魚肉等,部分羊肉的做法也會用到上漿的方法,因為羊肉通常脂肪含量高,所以上漿的時候要分部位。

上漿的肉類通常都是瘦肉品質的,因為脂肪含量較多的肉類,在經過高溫滑油或者水煮制熟的過程中,脂肪會快速融化,致使上漿的表皮脫落,達不到上漿保護水分的效果。所以上漿一般選擇脂肪含量少的肉類即瘦肉使用,脂肪含量豐富或者發佈比較均勻的肉類,反而不需要漿化處理,因為油脂融化後就可以達到潤滑的效果。

既然肉類的上漿選用瘦肉,那就牽扯一個問題,就是瘦肉會有發柴的口感,尤其纖維較粗的肉類,發幹發柴的口感更加明顯,這個時候就需要進行嫩化處理,通過破壞纖維結構,吸收大量的水分,在肉類表面形成一層保護層,而達到最佳的口感和嫩度。

肉類食材的上漿,需要經過這六道工序:

一、清水浸泡。以豬肉絲為例,需要將豬肉絲放入清水裡浸泡,浸泡時間大約在半小時左右,甚至於需要用流動水沖洗,目的是充分去除豬肉絲裡面的血水,達到顏色潔白的程度。

二、控幹水分。廚師批量作業時會用幹毛巾吸幹肉絲的水分,這樣便於後期漿進去水分和漿液。 三、醃制入味,上面有陳述,不再重複。

四、注入清水。經過這三道工序之後,打入適量的清水,讓肉絲吸足水分。打指的是攪打,讓肉絲抖散最大化吸足水分。通常500克處理好的肉絲可打入50克清水。

五、加入蛋清。吸進去水分之後,放入適量的雞蛋清,進行反復抽打,把蛋清攪拌成均勻的蛋液,然後與肉絲混合並且多次攪動,使肉絲能夠與蛋液充分融合。

六、加入澱粉。加入玉米澱粉(或其它澱粉),幹濕澱粉均可,如果打水的肉絲可用幹澱粉上漿,如果沒有打進去水分,可用濕澱粉上漿。澱粉加入之後要充分攪拌,避免有顆粒狀物體出現,也要與肉絲充分的融合,攪拌均勻之後,靜置15分鐘左右。

七、封油冷藏。最後放入適量沙拉油封住上漿的食材,避免與氧氣直接接觸,也為了讓肉絲充分的漿制和嫩化,通常上漿後的肉絲放入冰箱冷藏,靜置1個小時以上為好。

第三招:滑油

滑油,是廚師處理肉類時比較常用的一種技法,就是將上漿後的肉絲、雞丁等食材,用四到五成熱的油溫進行熟化處理。這種過油滑熟的處理方式,就叫滑油。四至五成熱油溫的溫度是120度到150度之間。

將肉絲等上漿後的食材,用超出100度的溫度來進行高溫處理,使肉類表面的漿液迅速地凝固,進而鎖住肉類內部的水分,使肉絲均勻成熟的過程就是滑油技法。

滑油區別于汆水和油炸,一種是用水做媒介,一種是油溫上的區別。相對于低油溫的過油方式叫滑油,常用於雞肉、豬肉、牛肉等原料的熟化處理,油溫通常在四成熱左右,幾成熱是廚師判定油溫的方法,一成油溫為30度左右,幾成油溫乘以三十就是當下的溫度。

通常魚類的處理如魚片多採用水汆燙的方式使其成熟。滑油和汆水的區別在於,可以避免因為水的作用導致漿液的脫落,使肉類的滑嫩程度,得不到最大限度的保障。再者油溫的溫度相對比較穩定,即使油溫下降也會快速上升,便於廚師掌握。

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用水汆的方式來進行,通常在水不是沸騰的狀態下進行浸熟,用於極易成熟的食材,如魚片等,這樣的方式也叫汆水。

第四招:火候

做好了醃制、上漿等工作,接下來就是考驗廚師對於火候的掌控了。滑油處理的肉類以準確的油溫入鍋,在短暫的時間內進行高溫熟化處理,就是火候。

過油的時間長短也是決定肉絲等上漿成敗的關鍵,油溫過高,澱粉焦糊,反而滑不開肉絲,使肉絲抱團,使滑油變成油炸,肉絲快速失去水分,致使上漿失敗。

油溫過低,漿液脫落,導致鎖水效果降低,也達不到菜肴製作要求,這兩種火候都會導致口感和嫩度的不同變化,那麼怎麼才能到達最佳效果呢?以雞丁為例,豬肉和牛肉等同。

雞丁下入油鍋後,滑油時間在15秒到20秒左右,在油鍋裡雞丁的顏色開始變白,並且自然浮起後,通常為八成熟左右,裡面基本上沒有血水了,即可倒出。這樣的雞丁經過炒制,再一次經過高溫爆炒,就會達到全熟的狀態了,這也是廚師炒菜的「秘密武器」了。

廚師炒菜時,油溫並不是他能完全控制的,什麼意思呢?就是油並不是全部是涼油狀態下使用的,往往是在上一道菜中剛剛炸過東西,油溫處於六七成熱的狀態下,即使你倒入油鍋裡也還是高油溫的狀態,這個時候也是不能做滑油處理的,而是採用加入涼油的方式降溫,使油溫降至需要的溫度。

同理,如果油溫在灶上超過規定的溫度時,也要採用離火、加涼油的方式使其溫度下降,這樣才便於操作。

如果在家裡操作,通常不喜歡滑油,可以採用炒的方式,把鍋燒熱用油滑一下再倒出來,需要多來一點底油,油溫略高於四成,要五成熱左右。

因為家裡的火力沒有飯店的火力威猛,很有可能肉絲一下鍋,馬上油溫就降下來了,甚至於出一鍋湯。可以使用二次回鍋的方式進行,即第一次炒變色倒出,將炒鍋洗乾淨,燒熱後用油潤一下鍋再去炒制,這樣就可以避免粘鍋了。而且嫩度不受一點影響,炒制雞丁的方法也可查閱我的另一篇文章,裡面有詳細的注解和步驟。

手機通話聲音太小?只需要打開這個開關,聲音變大好幾倍
2023/07/25
家裡牆面發霉起泡還掉皮,內行師傅教我獨門秘笈,不花錢輕鬆解決,太實用
2023/07/24
屋內蟑螂多到成群又結隊?一個洋蔥就能快速解決,大小蟑螂一窩端
2023/07/22
60歲的人要有多少存款,才能足夠養老?答案揭開,你達標了嗎
2023/07/22
去銀行存錢時,有本子和沒本子的區別,很多人不知道,看完記得叮囑家人
2023/07/20
自助餐不要碰的四種食物,不懂的人瞎吃,從事餐飲的人一樣不碰
2023/07/17
馬桶底座發霉怎麼辦?維修工教你正確做法,再用10年防霉不開裂,學到就是賺到
2023/07/15
空調外機日曬雨淋,需要遮擋嗎?多虧聽了維修師傅的話,明白了!
2023/07/15
不管剪刀多鈍多鏽,教你一招,泡一下能除鏽變鋒利,好多人不了解,太省事了
2023/07/15
煎魚放姜還是放鹽 ?都不對,70歲奶奶教我2招,魚皮金黃不破皮
2023/07/1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