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有一天突然有錢了會怎麼辦?有人可能會選擇消費,有人可能會選擇投資,而在絕大多數國人中,儲蓄應該是占比最高的答案之一。從央行數據來看,截至2021年6月底,我國住戶存款總額已經超過了100萬億元。
這也是為什麼我國能被稱為世界上最愛存錢的國家。而且,從央行公布的一組調查報告顯示,2021年第一季度,受訪者群體中有49.1%的居民更傾向于儲蓄,而傾向于投資和消費的居民僅占28.6%、22.3%。
足以見得,中國人是真的愛存錢,當然更愛將錢存在銀行中。在我國,銀行是一種特殊的金融機構,無論是國有銀行還是商業銀行,都是嚴格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監管的,因此,存錢在銀行對于廣大百姓來說,也是非常有「安全感」的。
只不過,大家可能不知道,在銀行存錢可能也有「套路」,甚至有許多儲戶都因此「中招」了。
官方曝光:多家銀行被處罰
銀保監會透露數據顯示,2021年第一季度,我國銀行業投訴數量高達78414件,而且跟2020年末相比,還上漲了2.9%,可見銀行也是會出現問題的。而每年,銀保監會通過大量的投訴,也總能發現許多銀行存在一些違規的行為。
7月初,銀保監會就公開表示,對郵儲銀行的違規行為作出處罰,總罰款高達接近450萬元,其中違規所得被沒收金額約11萬元,而官方做出的罰款就超過了437萬元。
而且,就在7月30日,湖北銀保監局也相繼對外公示了7張罰單,包括興業銀行、湖北銀行等許多大銀行的分行均被「批評」,總共罰款金額也高達490萬元,其中湖北銀行累計罰沒就超過262萬元。
可見,不僅是商業銀行,就連國有銀行都可能存在一些「問題」。可是對于許多儲戶來說,并不太了解銀行的「規則」,一旦個別分行出現一些違規行為,可能儲戶都不清楚,導致權益受到侵犯。
那麼作為儲戶,我們在存款時要注意哪些「新套路」呢?我們來看一下。
銀行「新套路」,望儲戶悉知
第一個套路就是違規收費。上面我們提到,郵儲銀行因違規行為被處罰,而根據銀保監會的曝光顯示,郵儲銀行就存在亂收費這種行為。早在2017年時,我國就有出台關于銀行收費項目的文件。
其中明確表示,異地本行柜台取現手續費、小額賬戶管理費、本票或者匯票的工本費、掛失費、手續費、唯一賬戶年費等費用均不得收取,一旦收取就屬于違規行為,儲戶一定要注意。
而第二個套路則是存款變理財、保險。眾所周知,銀行也是可以做代理賣理財和保險產品的,而在許多銀行中,理財、保險是有業務「提成」的,所以有不少業務員會故意混淆視聽,讓前來存款的儲戶將存款變成了理財產品。
要知道理財產品是有風險的,即便是銀行出售的也是一樣的,因此我們要避免碰到這樣的套路。具體怎麼做呢?在簽合同的時候一定要仔細看清楚,合同是白紙黑字寫清楚的,理財就是理財、保險就是保險,而且存款一般都會給儲戶存單。
對于這類「套路」,我們一定要擦亮眼睛來看,一旦說不小心「中招」,也沒有關系,可以向有關部門投訴,而且2021年7月,銀保監會還出台了《銀行保險機構消費者權益保護監管評價辦法》。
2022年,保護消費者權益
據悉,此條辦法不僅針對于銀行,還包括各類金融公司、保險公司等等,無論是服務、糾紛等問題,都在此次監管評價系統之中,為的就是保護消費者,包括我們廣大儲戶在這幾類金融機構中的合法權益。
根據這幾類金融機構的實際情況,依照此辦法給予打分,分數越低代表銀行越「落后」,一旦出現「落后」的情況,就要對銀行進行通報、整改。所以說,《辦法》的出台無疑是從整體上推動了銀行業向更好的方向發展。
一旦服務好了起來,消費者也就難以被「套路」了。所以說,辦法的出台還是有非常重大的意義的。
總的來說,銀行雖然可能會有一些「小問題」,但總歸是個別分行出現的情況,無論怎麼說,銀行始終都是存錢最為「保險」、最為安全的機構,甚至就連銀行破產了,儲戶的錢也都可以「完好無缺」地拿回來。
不知道大家平時都有存錢的習慣嗎?你們有沒有遇到過亂收費的銀行呢?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