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
    
煮麵條最忌水開下鍋,麵館老闆教我訣竅,3分鐘煮出爽滑又筋道
2020/12/28

俗話說:「上車餃子,下車面」,這裡的面就是指麵條,意思就是無論你從什麼地方來,不管是回家、省親還是有朋自遠方來,總會有一碗熱氣騰騰的麵條來歡迎你,顯而易見就是要用麵條來拴住你的腿,留住你的心,目的是常回家看看或者生意夥伴的常來常往,所以我們這裡招待客人的主食也是麵條居多。

說到麵條,一般以手擀面和掛麵為主,做法也是很簡單,一般以煮制為主,而麵條要想好吃,

口感筋道,滑爽,湯不濁,關鍵在於「煮」,有些人煮出的麵條要麼是坨坨的,要麼就是夾生的,口感非常差勁,所以煮麵條也是有技巧的,麵條煮幾分鐘?冷水還是熱水入鍋?記住這3點,出鍋筋道不起坨!

要點一:冷水還是熱水入鍋

我們所說的麵條,無外乎兩種,一種是乾麵條,一種是濕麵條,因麵條不一樣所以煮的水溫也不一樣。不管是什麼麵條,都不能冷水入鍋,

冷水煮面你不沾在一起才怪呢!

濕麵條需要熱水入鍋,

但不能直接煮,要

在水裡加入一點醋,目的是為了減少面的鹼性,這樣做出來的麵條口感好,而且面更白,

濕麵條一般煮3.5分鐘口感最好。

而乾麵條是溫水下鍋,

水燒至冒大泡時將麵條擺散下入鍋中(這時的水溫大約是70~80度),然後用筷子順著一個方向慢慢攪動,這樣麵條不會粘連,而且煮出的面格外筋道好吃。如果開水下鍋,

麵條就會在鍋中不停地翻滾、相互纏繞摩擦,麵條煮好後會往往會外面很粘,芯還有點硬,湯也很粘糊,有些人會說,我煮了一輩子面都是這麼做的,沒毛病,只是口感略微差一點而已。

乾麵條一般煮5分鐘最好吃。

要點二:多加一味料

有經驗的家庭主婦都知道,

在煮麵條的時候,

都要加入一味料,那就是加入一勺鹽

,目的是防止粘鍋,這一方法十分的靈驗,同時加鹽還可以增加底味,使麵條更加的筋道,而且還有一個好處,就是防止出現溢鍋現象。

要點三:點水和過水

俗話說「三滾餃子兩滾面」,就是在煮麵條的時候,我們不能一直煮,一直煮雖然也能熟,但是

卻會因為裡外受熱不均勻,而導致麵條外面都軟了,裡面可能還有夾心,還會使煮面的水變得渾濁、麵條發粘不筋道,所以說當水再次沸騰的時候,我們要加入適量的涼水,這個過程就叫「點水」

,點水的目的是麵條不夾生、更筋道,麵湯更清澈。

煮好的麵條過涼水也是關鍵:用冷水「激」一下,這樣做出的麵條筋道口感好,根根分明,吃起來味道更佳,否則麵條很容易坨在一起,從而影響煮出麵條的口感。

一碗面雖然看似簡單,但是要真正的做好,還是需要你花費一些心思的。

這個煮麵條的方法是我跟一個開麵館幾十年的朋友學的,用過很多次都屢試不爽,非常好用,看來真的是術業有專攻啊。

抹布用久了又髒又臭 ,別用熱水燙 !教你一招,不用搓油污自動往下流,立馬就乾淨
2023/07/26
廢舊床單扔掉太可惜了,只需剪一剪,一年能省不少錢,實用
2023/07/26
一只雞只有兩只爪,為什麼雞爪卻能供應不斷呢?養殖大戶說出實情
2023/07/25
手機通話聲音太小?只需要打開這個開關,聲音變大好幾倍
2023/07/25
不穿的舊短袖別扔 ,一剪一縫放到家里美觀實用,客人見了都夸好
2023/07/25
今天才發現 ,手機拍照時可以自帶文字,1分鐘就學會,很簡單
2023/07/25
天氣暖了,蚊子越來越多,教你3個小方法 ,房間沒有一隻蚊子
2023/07/25
用了20年洗衣機,才知道有「隱藏開關」,打開后臟水嘩嘩流,不怕越用越臟了 !
2023/07/25
買豬蹄時 ,要分清「前蹄」跟「后蹄」,口感差別居然那麼大,以后別吃虧了
2023/07/25
如果家裡老人意外去世,銀行裡的存款如何取出來?教你一招,輕鬆取出錢,別再便宜銀行
2023/07/24
超市里很「髒」的4種食物,再便宜也別買,超市員工從來不吃,很多人卻搶著買
2023/07/24
人老了是把存款留給孩子,還是用來養老?一位70歲老人的做法值得學習,聰明又有效
2023/07/24
為什麼去黃金店最好不要試戴手鐲?內行人道出實情,現在了解不吃虧
2023/07/24
4樓、8樓、18樓不能買?建築學家:真正不能買的是這4個樓層,早清楚早受益
2023/07/24
活了30年才知道,原來拆紮帶不用剪刀,用手一拉就拆開,太實用了,好多人不知道
2023/07/24
不管家中有沒有錢,這5種麵條都不能買,麵條廠工人:我們反不吃
2023/07/22
煮速凍餃子時,用冷水和開水都不對,30年大廚教你正確做法,不破皮不露餡
2023/07/22
才發現罐頭上有「小機關」,輕鬆打開不費力,我也是剛知道,漲知識了
2023/07/22
家里衛生間出現小飛蟲怎麼辦?教你一招,簡單消滅,再也不會出現小飛蟲
2023/07/22
選對煮菜沒煩惱!網友跪求「哪牌醬油膏甘甜鹹」 老饕激推「嚐過就回不去了」:直接沾也美味
2023/07/22